矿区无人驾驶产业概述
矿区无人驾驶是一种在矿区场景中应用的无人驾驶技术,属于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它融合了IT、汽车、采矿等技术,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,实现矿区运输的无人化操作。 从技术角度来看,矿区无人驾驶的自动化程度较高,基本可实现L4级别无人驾驶。 由于矿区的道路信息相对简单,人流少,低速(时速往往低于30km/h),因此是最适合自动驾驶落地的简单场景。 国内矿区无人驾驶技术起步较晚,但发展迅速。
矿区无人驾驶行业发展相关背景
1、矿区无人驾驶行业发展相关政策
国家大力推动智能化、绿色化矿山建设,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。工信部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矿山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到2025年,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及技术支撑体系,建成一批多种类型、不同模式的智能矿山,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开发、资源高效利用、管理精准规范、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。其中,无人驾驶技术在智能矿山建设中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。
2、中国煤炭事故死亡人数
从需求角度来看,矿区无人驾驶的需求迫切。由于矿区工作环境恶劣,不适合人类工作,且现有司机数量不足,因此需要无人驾驶技术来解决人力短缺和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。同时,中国煤炭矿坑多、开采强度大,矿区安全事故多发,安全隐患严重。通过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,可以提高矿区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,降低事故发生率,提高矿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矿区无人驾驶行业产业链
1、矿区无人驾驶行业产业链结构图
矿区无人驾驶行业产业链由硬件与设备支持、自动驾驶方案开发、矿场采运环节等部分组成。上游主要是硬件与设备供应商,包括芯片、摄像头、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等,这些设备为智能驾驶技术提供硬件支持。下游主要是各类矿企,包括煤矿、铁矿、有色金属矿、砂石等,以及矿产开采工程集团和运输公司。
2、矿区无人驾驶行业下游应用分析
在中国,小型零散煤矿是矿难事故高发地。最近10年中,国家不断优化煤矿结构,小型零散煤矿数量减少,大型煤矿数量增加。大型煤矿产量占比也大幅提升,成为中国煤炭产出的中坚力量,从而促使小型零散且危险程度高的煤矿逐渐取缔,提升煤炭行业整体安全性。与此同时,中国加强建设安全高效煤矿,鼓励自动化机械投入生产,增强矿区安全性,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。矿山自动驾驶作为矿区生产自动化的一环,必然肩负重任。
矿区无人驾驶行业现状分析
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化技术,无人驾驶在矿区场景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,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扩大。 2021年矿区无人驾驶行业规模达到3.55亿,增长快速,预计到2023年市场空间可达28.18亿元,2019-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9.6%。
矿区无人驾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
未来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,无人驾驶矿车将在智能化矿山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实现更高效的采矿作业、提升安全性能并降低运营成本。 同时,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,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行业的市场格局也将更加清晰和成熟。
摘自网易号华经情报网